WEDCV155VD5RRV515DV

 

摘錄自《人工智慧顛覆未來戰爭》一書算法小時代,智能大時代 ... (《人工智慧顛覆未來戰爭》,石海明、賈珍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2019年第二版) 複雜與簡單,是我們描摹世界時貼上的標籤。 世界是什麼?在物質、能量及信息這些基本範疇之外,主宰世界運行的更底層規律是什麼?誰在讓技術「攻城掠地」般不斷突破「不可能」的極限? 算法,人類智慧的產物,滲透在金融交易、科技創新及戰爭決策等各個層面,讓社會有序運轉,讓信息湧現價值,讓生活高效便捷。 作為一種「隱動力」與「暗力量」,算法倘若擺脫了有效的社會規約,也會野草般瘋長,爆發出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讓人類對智能社會的未來塗抹上一份憂患色彩。 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瑟格·阿比特博等所著的《算法小時代:從數學到生活的歷變》,嘗試勾勒出一張俯瞰算法世界的地圖,對話算法與人工智慧共同定製的複雜時代。 其一,算法就是解決問題的進程,與符號有關,但並不依賴符號。在作者看來,算法思想並不神秘,而是人類解決問題的方法、進程及手段。儘管計算機科學家習慣於將「算法」等同於「符號算法」,但廣義的算法概念其實與文字同樣古老。「從人類歷史初期,我們就一直在發明、使用和傳播各種各樣的『算法』,用來烹飪食物、雕琢玉器、釣魚、種植扁豆及小麥,等等。」的確,雖然計算機科學是20世紀的產物,但在人類發展早期,數學就與算法緊密耦合,在輸入端接收數據構成算法參數,在輸出端返回數據得到算法結果。比如,「大約公元前300年的歐幾里得算法可以計算兩個整數的最大公約數。」 數學也好,語言也罷,都涉及符號。算法與符號是否可以剝離呢?阿比特博在書中舉了螞蟻覓食的例子,認為螞蟻在尋找食物時並不依賴語言,使用了很複雜的算法進行空間定位,以找到最短的覓食路徑。「人與螞蟻之間的區別在於,我們會嘗試用語言表達、存儲、傳輸、理解和改進算法。」此處的問題或許沒有作者闡述的這麼簡單,人類除了用語言來表達算法外,在更多的情景下,用的是非語言的直覺、聯想、想像等非邏輯思維。而螞蟻在進行空間定位時,或許也有其獨特的信息交流機制,只不過這種信息交流尚未被人類完全破譯,所以,螞蟻覓食的案例,似乎並不能支持說螞蟻的算法就與符號無關。算法與符號的關係,還需要更深刻的討論。 其二,算法並非價值中立,與執行機器和行業機制密切關聯。如果人類所從事的一切生產活動與戰爭活動背後都有算法的身影在閃爍,那麼,一個更尖銳的問題就浮現了——算法是否價值中立?由於算法必須與執行機器、行業機制等關聯,所以,有關算法價值中立與否的爭議,就有了展開討論的明確切入點。 回溯歷史,人類試圖讓機器代替自身來工作勞動,看似一小步,實則一大步,跨越了千年風雨。「第一臺機器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亞歷山大港的希羅發明的蒸汽機是對水進行操作的,並不用於做加法運算和乘法運算。而算法和機器則一直屬於不同的文化領域:當美索不達米亞的書吏提出了第一個用於加法和乘法運算的算法時,這些計算是通過人工而不是機器來完成的。」的確,回顧人類計算髮明史,從算法、計算圖、計算尺、鐘錶、萊布尼茨的計算器,到20世紀恩尼格瑪密碼機(Enigma)、「炸彈」密碼破譯機(Bombe)、「巨人」計算機(Colossus)及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人類終於製造出通用性的計算機器。當它因其通用性而被應用於各行各業時,就自然引發了隱私保護、數字鴻溝、搜索偏向、網絡犯罪及信息攻防等系列社會價值問題。 其三,算法的進化決定著智能社會的未來,關鍵在自主演化。算法的進化是個不斷坍縮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膨脹的過程,通過分治最後形成類似「俄羅斯套娃」一樣的算法堆,每一個大算法往往由其它一些已知的小算法構成,在運行過程中通過遞歸、疊代等逐漸逼近目標值。當然,在算法的這個進化過程之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其能否自主演化。今天,一些社交媒體、購物網站上使用的「推薦算法」,也只是一種「低智」的學習算法,通過大數據統計相似性、關聯度等來觸摸規律。即使是名噪一時的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其戰勝人類圍棋選手的深度學習算法,倘若不能自主演化,也不會引爆智能社會的實質性變革。 1921年,在由卡雷爾·恰佩克編寫的舞臺劇《羅梭的萬能工人》中,被稱為「人造人」的機器人首次出現。如今,工業機器人、作戰機器人及生活機器人等,已經開始大踏步走入我們的生活。在未來,這些機器人如何在智能社會大展手腳,還依賴於我們的算法不斷進化,以及在計算、通信、仿真、數據分析、信息管理、信號處理及指揮控制等領域的不斷優化。 算法,智能社會的神經網絡。作為「看不見的手」,它撥動著社會運行的旋律,激發著科技創新的躍遷,讓技術增加了一份狂野,讓人類涌動著不羈衝動。然而,我們不得不說,算法並不是萬能的,在「可計算性」或「可判定性」問題面前,它是王者,而在「不可計算性」或「不可判定性」問題面前,它又是病貓。此外,在人類與算法的互動之中,也有介面迷霧、數據迷霧及信任迷霧等問題,對人機互動不斷提出新的難題,考驗著算法的適應性、靈活性及演化性。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在該書的闡述過程中,作者廣泛運用了舉例的方式展開,不時還迸發出一些思維的火花,雖然不成體系,但頗為靈動。現採擷幾句,放在文末: 知識的算法形式,是計算機思維的精髓,能將知識變為實際行動。 在算法時代,我們僅需要比以前少得多的勞動,就能夠提供同樣的物品或服務。......算法已經開始幫助人類,並且部分地取代了人類。 新的無競爭性商品,如算法和程序,預示著所有權時代的結束。 企業、動物、算法或表達算法的軟體都能作為城市的一員。......我們在城市中,與軟體和算法「共同生活」,並且建立規則、和諧共存。 作者簡介 石海明:河南安陽人,博士,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先後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國防科技》雜誌編委。研究領域為戰略前沿技術與國家安全、科學技術與未來戰爭。曾獲全軍「領導科學」教學比賽二等獎,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兩項。榮立三等功一次。近年來,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軍事科學》等報刊發表作品200餘篇。合著有《虎狼之翼》《適應者死亡》《科學、冷戰與國家安全》《戰爭樹》《戰略腦》《變化的規約:高新邊疆的戰爭倫理》《制腦權》等11部,合譯有《技術與國際體系變遷》《思想大戰》《信息戰》等作品。其中,《制腦權》一書入選中央和國家機關幹部「強素質、做表率」推薦讀物,獲2014年度國防科技大學重大科技進展獎,獲第四屆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曾多次受邀到全軍部隊觀摩重大軍事演習及講課,並赴德國、捷克、匈牙利、奧利地、希臘及巴西等國訪學交流。 賈珍珍:湖南長沙人,博士,供職於國防科技大學。先後在《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及《自然辯證法研究》《湖南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文章40餘篇,出版《書齋內外盡窮理》1部。 目 錄 江曉原序言:軍用人工智慧就是今天的「兩彈一星」 導論 決戰智能之巔 第一篇 科技篇 機器戰勝人類?——AlphaGo人機對戰的啟示 大數據:讓智能化戰爭步入「精算」時代 機器人作業系統:智能化戰爭的「幕後英雄」 人類心智演化的梯子 無人機:智能化戰爭的終結者? 腦科學:新概念武器之源 技術地平線與智能化戰爭:來自DARPA的報告 智能化升級:無人機與有人機協同作戰 類腦晶片:人類智慧的「終極複製」 生物交叉技術導演未來「貴族」戰爭 聚合科技(NBIC)與未來戰爭 BCI:從科幻走入現實的軍事技術 算法小時代,智能大時代 第二篇 作戰篇 人工智慧與未來戰爭 展望智能化作戰體系 制智權:一種嶄新的制權理論? 無人機「蜂群作戰」來臨:從「群狼」戰術到「機海」戰術 軍事智能化:體系、演化及科技解析 無人系統能否引發新軍事變革? 智能化軍隊的三大表征 「未來戰士」:變革作戰指揮的神經節點 人工智慧改寫戰爭制勝密碼 兵棋:推演智能化戰爭的利器 智能認知與未來戰爭 虛擬演兵:探尋戰爭的科學與藝術 生物逆襲戰:軍事仿生技術顛覆戰爭格局 「微戰爭」時代的「大較量」:得數據者得天下 第三篇 外軍篇 五角大樓眼中的智能化戰爭 一位英國軍事專家眼中的未來戰爭 美軍「算法戰」改寫現代戰爭遊戲規則 大腦深處的較量 智能化戰爭牽引的美軍大數據戰略 俄軍眼中的智能化戰爭 智能化戰爭的「認知迷霧」 第四篇 科幻篇 西方科幻與軍事的歷史淵源與當代啟示 可畏的反叛:《異形:契約》讓人類警惕機器生化人威脅 《銀翼殺手2049》:人類與仿生人協同進化只是夢? 當機器人說「我愛你」 科幻「神作」《三體》:未來戰爭的全新想定 《黑客帝國》:在真實與虛擬的混沌邊緣 《超能陸戰隊》:機器人的「剛柔並濟」 人工智慧:風起雲湧的新浪潮 科幻電影中的顛覆性技術 科幻與戰爭L一部恩怨史 第五篇 倫理篇 後人類戰爭:我們準備好了嗎? 科技失控,人類還有未來嗎? 永無止境的深淵:腦增強作戰的風險有多大? 競逐的前沿:人工智慧與戰爭控局 無人化戰爭的倫理困境及社會調適 人工智慧: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技傳播? 智能社會與技術暖男 戰爭變臉的恐懼:從超人類到後人類 第五篇 訪談篇 軍事智能化:在大腦深處準備未來 人工智慧與殺人機器,科學家的擔心多餘嗎? AI與智能化戰爭 人工智慧將如何在軍事領域大顯身手? 對抗軍事機器人,血肉之軀有沒有勝算? 人工智慧與未來戰爭,一個相愛相殺的悖論? 「美國隊長」可以成為現實嗎? 人工智慧:大國軍事較量的前沿戰場 發射或不用管,炸彈也要搞人工智慧? 人類機甲暴打小怪獸,這樣的科幻場景或將成真 國際關係視域中的人工智慧 別激動,腦控技術或可讓御劍制敵變為現實 軍事智能化:面向未來的軍事新體系 AI參戰:不可逆轉的軍事潮流 ... 延伸閱讀 【科技諮詢】雲計算軍事運用有啥特點 【中國圖書商報】未來戰爭向何處去?前沿科技主題作品(第二集) 【無人作戰】有人/無人機智能協同作戰正在崛起 【前沿科技】人工智慧向何處去?主題作品一覽表! 【解放軍報】把準智能化作戰指揮脈動 【將軍論壇】余愛水:發揮制度優勢做好自己的事情 【金一南】靈魂里都是軍人的人 【張文木】重溫毛澤東戰略思想 【金一南】:將軍的戰略素養 中情局誤譯誤讀別有用心 【前沿思想】制生權:生物戰爭觀的未來展望 【歷史閱讀】打破西方中心主義需再審視近代世界的興起 ——讀《深藍帝國》 ... ... 閱讀,讓時間看得見,遇見最好的自己,邂逅有緣的你,把你的閱讀心得與大家分享,讓知識在流動中實現價值躍遷,共同學習,快樂學習,歡迎加入我們的讀書會!

 

 

內容簡介

  有一則中東地區流傳的古老傳說,說在西元三世紀中葉,一群年輕的基督徒,為逃離羅馬異教徒皇帝的迫害,遠離家鄉出走避難。逃到一處可藏身的山洞裡,這幾個年輕人很快便入睡了。隔天醒來,驚訝地聽到山下傳來教堂鐘聲,跑出洞外,只見所有高聳的房舍上全都掛著十字架。一夜之間,異教徒世界竟然變成了基督教世界。殊不知,上帝為了保護他們免於異教徒的迫害,讓他們在山洞裡沉睡了兩百年,待浩劫過後,才讓他們在基督的世界裡甦醒過來。

  類似的驚訝也發生在研究七世紀中東歷史的人身上。西元六三○年之前的中東地區,一片基督教世界景象,基督教義甚至傳到了非洲沙漠、波斯帝國,更遠至中國。但就在西元六三○年之後,翻閱穆斯林所寫的中東歷史,赫然發現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傳教範圍遍佈中東地區。藉由阿拉伯大軍的力量,伊斯蘭教以驚人的速度向四處傳播。從穆罕默德出生的阿拉伯半島西部(麥加),一路跨越了整個中東,不僅前波斯帝國,還有拜占庭帝國南部和東部的省份,都歸阿拉伯人統治。短短幾年之間,阿拉伯大軍所到之處,處處旗開得勝,非阿拉伯人則處處屈服:阿拉伯人統治的地區都強制信奉伊斯蘭教;非阿拉伯人被迫低頭,不是改信伊斯蘭教,就是被殺。這是第九世紀穆斯林學者所描繪當時的景象,也是從那之後最廣為世人所知的中東歷史。

  以上這種敍事法,並不能說它不對。但全然從勝利者立場來說歷史,這樣的做法會產生缺點。這會將勝利者理想化,而且都是單方面的描述:真神(God)與伊斯蘭教(Islam)的角色被誇大了,而非穆斯林們(non-Muslims)卻多半被輕忽了。本書的目標,就是對伊斯蘭崛起這改變世界的大事件,嘗試做更全面性的研究。

  為達目標,我採用的策略很簡單,我把研究重點放在第七、第八世紀的史料文獻上,而不是後面年代較晚的資料。現存有關穆斯林的資料,我們拿到年代最早的,是第九世紀留下來的。當時的作者雖說是根據較早的材料書寫,但他們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認知描繪早年的世界。史學家向來都這麼做。可是在第九世紀的中東,用這種做法,問題就大了。因為第九世紀中東的政治情況和宗教規模,與第七世紀是截然不同的。

  再者,讓我從古早資料中找出來應該回歸歷史的材料是,被征服者以及非穆斯林征服者的聲音。九世紀的學者為了突顯阿拉伯穆斯林獨特的歷史,他們貶低非阿拉伯人和非穆斯林的角色,將真主阿拉、穆罕默德、以及穆斯林推上舞台正中央。序幕就由穆罕默德首次出擊拉開,隨之而來是全面的勝利,這一切都是真主阿拉所應允的,穆斯林學者如此認定:這是真神允許伊斯蘭教義在世上傳播的方式。一位穆斯林大將對基督教僧侶說道,「這是真神對我們的愛,衪對我們的信奉十分滿意,所以衪讓我們征服所有宗教,管理所有的人。」 但這其實是將史實簡單化、理想化,並且同質化。阿拉伯大軍征服事實上是十分複雜且多樣貌的。戰事紛亂,參戰的理由不一而足,甚至有的還會改變。然而發動戰爭和記錄戰爭的人,卻只想將之簡化,用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描繪成一場信教者對異教徒,善良對邪惡,自由正義對抗高壓暴政的戰爭。

  第三點我想強調的研究重點是,阿拉伯大軍征服之前的歷史。穆斯林資料向我們描述的是,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隨者們創造了一個新世界;其實,他們只是將舊有世界重新改造。為說明此點,我們需要熟知中東文化,尤其是被阿拉伯人強佔的地區,佔領之前的生活文化是何樣態。這下子,非穆斯林的資料就派上用場了。他們可以讓我們知道在阿拉伯大軍征服之前發生了什麼事。由此,我們可以探究西元六世紀到八世紀之間,看事件如何發展,看變化如何生成。要是我們不這麼做,而照一般慣例跟著九世紀伊斯蘭歷史學者的資料進行研究,我們碰到穆罕默德時期就會撞牆,最後只能做出與中世紀穆斯林相同的結論,誤以為伊斯蘭文明是一夕之間就從阿拉伯半島西部誕生。

  最後,我想試著擴大研究範圍,不要侷限在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西部的動態,也不只觀察他繼任者的活動。在第五、第六世紀時,為數不少的阿拉伯部族在拜占庭和波斯帝國裡從軍,有些勢力強大的氏族還能在兩大帝國境內佔個角落經營自己的城市。到了第六世紀後期,有股新勢力誕生,在波斯和中國之間,一支土耳其聯合大軍占領了大片土地,並不時對波斯發出攻擊。六世紀中葉,有著一千五百年歷史文明的葉門被擊潰了,阿拉伯半島東部和西北部許多古老的村落變小了。長達廿多年的時間,中東地區的兩大強權:波斯和拜占庭,都得全力應付戰事,直到第七世紀初期。我無意貶低宗教在其中所扮演的份量,其實我十分看重它的影響力;伊斯蘭帝國的壯大以及多次征服的成就,確實是源起於宗教。然而,宗教表現的意義不只是虔誠和忠心,尤其是在第七世紀,它還意味著武力、精神感召,以及悍衛正義的行動。

  為了減少用前述伊斯蘭觀點來詮釋歷史的缺點,我在本書會稱「阿拉伯的征服」,而不說「伊斯蘭的征服」。其實兩種說法都不完全精確,因為征服者並不完全是阿拉伯人,也不完全是穆斯林。在本書中,征服者們的動機才是我研究的重點。今日阿拉伯人的國度,全部或大部分是穆斯林世界,其實,當中有很大部分是被人占領之後很久才被當地穆斯林所征服;或是經由商人、傳教士、或行腳苦行者的影響,後來才慢慢變成伊斯蘭世界;而他們的祖先並非全都是阿拉伯裔的。

  歷史學家在描寫距離遙遠的事件時,往往將事情簡化、濃縮、系統化和理想化。我們現在對於阿拉伯征服的了解,全是依照第九世紀作家對第七世紀事件的描寫。他們的敘述,不斷地強調大軍征服的驚人速度和成就,十分強調征服者信仰的力量。本書的目標是,重新詮釋這些征服,找回它們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反駁那些將它們視為超乎常情、近乎神奇的言論。我希望能將它們回歸到可以解釋的,是合乎人類行止的範疇。阿拉伯征服者是很厲害,但惟有把他們如何克服困難和挫折的情形一併考量進去,才能真正了解阿拉伯征服者的確很了不起。

好評推薦

  「羅伯特‧霍伊蘭在這本新書中,對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史料做了十分清楚、持平的判讀,其寬廣的視野甚至對周遭民族都做了觀察。這本新書闡明伊斯蘭的興起,論述完整清晰讓人容易理解。」──格倫‧博威索克(G.W. BOWERSOCK),《阿杜利斯王座》(The Throne of Adulis)作者

  「這本書可以說是目前對伊斯蘭世界阿拉伯征服最好的介紹…。深具原創性、權威性,讀來讓人十分愉悅──強力推薦,推薦再多也不為過。」──亞當‧希爾維斯坦(ADAM J. SILVERSTEIN),《伊斯蘭歷史:非常簡短的介紹》(Islamic Hist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作者

  「(一部)精彩的阿拉伯大軍征服的歷史新書…。霍伊蘭…真是貢獻卓著。在未來好幾年內,這本書都還會是對阿拉伯征服最完整可靠的解析。」──湯姆‧荷蘭(TOM HOLLAND),《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真主大道上》是一部思慮周全、觀察細微的歷史指南,引領我們進入一個難以想像無比複雜的年代,那年代錯綜複雜的程度,超過以往我們所認識的…。這絶佳的故事,霍伊蘭說得鏗鏘有力。」──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圖書與文化》(Books & Culture)

  「這份針對歷史中精彩斑斕年代的研究,內容詳盡,具啟發性,讀來趣味十足。」──彼得‧萊瑟特(PETER LEITHART),《第一件事》(First Things)

  「《真主大道上》,對中東史上這段充滿變革的百年歷程提供一個全面的、令人折服的、切合時宜的觀點。不論是否專攻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都會感興趣。」──哈里‧蒙特(HARRY MUNT),《今日歷史》(History Today)

  「《真主大道上》,內容簡單明瞭,若想了解這些今日人人都想一探究竟的歷史事件,非常推薦來讀這本引領入門的書。」──彼得‧韋伯(PETER WEBB),《時代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這是一本文字簡明、頗有見地的歷史指南,對各家宏觀理論皆能慎思明辨。」──史都華‧凱利(STUART KELLY),《蘇格蘭人報》(The Scotsma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特‧霍伊蘭 ( Robert G. Hoyland )


  羅伯特‧霍伊蘭是位歷史學者,專門研究中東地區中世紀的歷史。他是知名歷史學家派翠西亞‧克隆博士(Patricia Crone)的學生,曾經在英國牛津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取得萊弗爾梅信託基金會的研究學者身分(Leverhulme Fellow)。他目前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古代世界研究所,教授古典時代晚期和伊斯蘭早期的中東歷史。在此之前,他曾經擔任過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教授,教授伊斯蘭歷史,也曾在英國蘇格蘭東海岸古鎮聖安德魯斯公立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擔任歷史教授,還曾經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歷史。

  霍伊蘭的研究興趣在於下列幾個重點:
  1.有關在現代以前,居住在中東地區的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三者之間的關係;

  2.在伊斯蘭興起之前和伊斯蘭興起初期,有關身分認同、宗教信仰和種族之間的關連(尤其是,當年可以經由努力而獲得阿拉伯人身分);

  3.知識如何從古代世界傳承到了伊斯蘭世界,穆斯林學者又如何重塑這些知識;

  4.物質文化從古代世界發展到伊斯蘭世界之間所產生的變化,以及伊斯蘭藝術及建築風格的萌芽;

  5.利用研究銘文以更加了解伊斯蘭的歷史與文化。

  霍伊蘭最著名的學術著作《看待伊斯蘭如同其他人所看到的伊斯蘭》(Seeing Islam As Others Saw It)對研究伊斯蘭早期史學是一項貢獻,他整理了伊斯蘭早期非穆斯林見證者的敍述,將整理結果做成調查報告。他的另一本著作《真主大道上:阿拉伯大軍征服以及伊斯蘭帝國的創立》(In God’s Path :The Arab Conquests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slamic Empire)(西元二○一四年出版)也引起許多關注,他在書中對伊斯蘭向來所持有的對早期穆斯林征服的傳統看法提出質疑。依照霍伊蘭的說法,當時的伊斯蘭一切尚在進化發展中,因此他喜歡稱呼當時的征服為阿拉伯大軍征服而不是伊斯蘭征服。

譯者簡介

周莉莉


  周莉莉,祖籍南京市,生長於台灣省台中縣霧峰鄉,畢業於台中女中,私立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學士,輔仁大學法文研究所修業完畢,台師大翻譯研究所中英筆譯基礎訓練班結業。二○一七年自金融業退休,目前是自由譯者。平生喜愛閱讀,最崇敬楊絳女士自學西班牙文,無師自通,堅持不懈地完成從西班牙原文翻譯《唐吉訶德》這項艱巨的工作,是以翻譯好書自期。《真主大道上》是第一本譯作,第二本譯作《突厥人》預計不久也即將出版。

 

目錄

致謝辭
前言
第一章  時空背景
第二章  初期戰役 ( 六三○年至六四○年 )
第三章  東征西討 (六四○年至六五二年 )
第四章  前進君士坦丁堡 (六五二年至六八五年 )
第五章  大躍進 (六八五年至七一五年 )
第六章  勢力消長以及抗爭四起 (七一五年至七五○年 )
第七章  伊斯蘭文明形成
 
附錄:資料來源以及對來源的反思
大事紀
登場人物
譜系表
註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4017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5.5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GOkz5.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2389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員林白天沒精神治療中醫溪湖噁心中醫推薦埔心記憶力減退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彰化便秘或腹瀉治療中醫 中寮胸悶中醫推薦 很多人都在這和美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彰師大附近推薦耳鳴看什麼科 彰師大附近推薦失眠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溪湖呼吸困難治療中醫 鹿谷鄉壓力大看什麼科 員林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二水心悸看什麼科 溪州頭部發麻治療中醫 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質好物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